在师父身边生活十年,她受益良多。
面对朱大海的询问,慕紫苏强行压下心中的震撼,回他两个字:“师徒。”
朱大海恍然大悟,又急着问:“主子现在何处?可还安好?”
回想师父之前的嘱托,慕紫苏道:“师父的事情你无需多问。”
“我今日来,只有一个目的,安排两个信得过的婢女给我使唤。”
朱大海忙问:“公子想要什么样的婢女?”
慕紫苏道:“忠心,有能力自保,做事有分寸,遇事懂得随机应变。”
“只要满足以上几点,身材长相年纪并不重要。”
朱大海会意。
随即出门对外面吩咐了几句,不多时,便领着两个长相秀气的年轻姑娘走了进来。
朱大海向慕紫苏介绍:“这个身穿蓝衣的名叫蓝月,身穿绿衣的名叫绿梅。”
“两个丫头自幼习武,功夫不错。”
“且头脑聪明,做事利落,也懂得应付后宅之道。”
说完,冲两个姑娘使了个眼色。
蓝月和绿梅双双跪倒在慕紫苏面前,异口同声道:“奴婢蓝月,奴婢绿梅,见过公子。”
慕紫苏垂头看了二人一眼:“知不知道你们接下来的使命是什么?”
二人同声答道:“忠心无二,誓死相随!”
慕紫苏将两粒药丸递过去。
“这是忠心丸,服用之后若胆敢背叛,必会毒发身亡,无药可医。”
“你们要想清楚,吃了忠心丸,命运将被我牢牢掌控。”
话音刚落,两人接过慕紫苏手中的药丸,毫不犹豫地吞入口中。
如此干脆的行为倒让慕紫苏心生敬佩。
看来师父为她找的人,做事还是很靠谱的。
蓝月和绿梅表了衷心,慕紫苏也愿意向她们坦白自己的身份。
“兵部侍郎府三小姐慕紫苏,初踏盛都,与家族不睦。”
“日后若跟了我,可能会遇到千难万险。”
“我对你们的要求只有两个字:忠心!”
“做得到,我保你们一世无忧。”
“做不到,立即送你们踏入黄泉。”
当慕紫苏道明身份时,朱大海及两个婢女眼底闪过一丝诧异。
朱大海心想,不愧是主子收下的徒弟。
这慕紫苏明明是个姑娘家,扮起儿郎竟毫不逊色。
果然有主子当年的风范。
蓝月和绿梅也很快接受了她们的新主子。
恭恭敬敬磕了个头,又与慕紫苏结了契约,这才离开了珍宝阁。
慕紫苏并未急着回府。
给慕老夫人服用的延寿丹只能支撑十多天。
为了不让血灵戒的秘密泄露在外,慕紫苏决定买些药材用来掩饰。
在两名婢女的指引下,慕紫苏来到了盛都城最具名望的百草堂药房。
看完慕紫苏列出的清单,伙计说道:“公子要的药材这里都有,但有几味药需要去库房现取。”
“还请公子在这里稍坐片刻,小的这就派人去库房为您取药。”
慕紫苏点了点头。
时间还早,她让两个婢女在药房等候,趁机去街上转一转,半个时辰后回来接人。
离开百草堂,慕紫苏漫无目的的东走走,西转转。
一来是想借这个机会熟悉盛都的地形走势。
二来,也想看看盛都这边的风土人情。
“赶紧滚蛋,连银子都拿不出来,有什么脸面来这里治病?”
慕紫苏被街对面的吵闹声吸引。
循声望去,对面一家医馆处围了不少看热闹的老百姓。
一个病弱男子被医馆的两个小学徒踹了出来。
男子重重咳几声,“你们仁医馆……咳咳!真是不讲道理,欺人太甚。”
走进人群的慕紫苏好奇地问:“这位大婶,发生了何事?”
那大婶见慕紫苏长得精致如玉,心中生出几分好感。
便对她解释道:“那男子患了罕见的怪病。”
“仁医馆的刘郎中放下豪言,盛都城只有他医得了这个怪病。”
“可治疗费用却是这个数。”
大婶冲慕紫苏比划了一组数字。
大婶又道:“二百两银子不是小数目,那病人倾家荡产,东拼西凑,治到现在,病情比原来还要严重许多。”
慕紫苏好奇地问:“您说的这位刘郎中,医术很高?”
大婶冷笑,“高不高不清楚,诊金可比其他医馆贵了五倍不止。”
慕紫苏皱紧眉头,“既如此,患者们何不另寻去处?”
大婶说道:“公子是外乡人吧?
慕紫苏也没隐瞒,“幼时在外省长大,初回盛都不过几日。”
大婶说道:“难怪你会发此疑问。”
“这刘郎中的师父是来自宫中的太医院,医术精湛、威望极高。”
“刘郎中借着他师父的名头,才在这盛都城混得如鱼得水。”
慕紫苏从大婶口中打探消息时,一个中年郎中走了出来。
大婶冲慕紫苏努努嘴,“他就是仁医馆的刘郎中。”
来到人前,刘郎中当众说道:“此人的病早在十天前便可痊愈。”
“盖因他没有听从医嘱胡乱用药,才会出现这样的反噬。”
男患者怒不可遏:“你胡说八道,我怎么可能没听医嘱?”
“几时喝水,几时吃饭,几时服药,我都是按照你的要求规规矩矩来的。”
“分明是你医术不行,用这种推拖的方式把我给打发掉。”
刘郎中冷笑一声:“大胆刁民,居然想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来侮辱我的医名。”
“来人,将他送去官府,交给府尹大人亲自拿办。”
慕紫苏走出人群,忽然问道:“不知这位患者身患何疾?”
瞥见问话之人是一个少年,刘郎中眼底生出了三分鄙夷,“与你何关?”
慕紫苏反问:“答不出来?”
刘郎中似被激怒,严厉道:“无耻小儿,休得在这里胡言乱语?”
慕紫苏挑眉,“我不过是向刘大夫打探这位患者的病情,怎就落得您口中一个胡言乱语的罪名?”
慕紫苏的话引起围观群众的共鸣。
路人甲:“我们也很好奇他患的是何病?”
路人乙:“是啊刘郎中,听说此人为了治病,他可是连家中唯一的房产都拿去卖掉了。”
刘大夫怒道:“你们在这里聚众闹事,无非想诋毁我们仁医馆的名声。”
“我刘明德敢在盛都开设自己的医馆,自然敢对自己的行为负责。”
“这位患者来医馆之前,曾去其他医馆问过医。”
“求救无门,才找来此处。”
“他气血不平,心火太盛,还经常出现头晕昏迷。”
“根据以往医治经验,我给他开了七天的汤药。”
“若他按医嘱顿顿服药,此时早已康复痊愈。”